人延伸蛋白A(EloA)ELISA試劑盒洗滌方法:.自動洗板機:每孔加入洗滌液350μl,注入與吸出間隔60秒。洗板5次。2.手工洗板:甩盡孔內液體,在潔凈的吸水紙上拍干,每孔加洗滌液350μl,浸泡-2分鐘,吸去(不可觸及板壁)或甩掉酶標板內的液體,在厚的吸水紙上拍干。洗板5次...
點擊詳情2021
11.16美開發出迄今zui小砷化銦鎵晶體管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開發出了有史以來zui小的砷化銦鎵晶體管。該校微系統技術實驗室科研團隊開發的這個復合晶體管,長度僅為22納米。研究團隊近日在舊金山舉行的電子設備會議上介紹了該項研究成果。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德爾·阿拉莫表示,隨著硅晶體管降至納米尺度,器件產生的電流量也不斷減小,從而限制了其運行速度,這將導致摩爾定律逐漸走到盡頭。為了延續摩爾定律,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硅的替代品,以能在較小尺度上產...
點擊詳情2014
3.20巖心光譜掃描儀重大儀器專項啟動項目資金4280萬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調中心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巖心光譜掃描儀與產業化”項目啟動會,于203年月28日在南京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土資源部和江蘇省科技廳等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紫金礦業等單位70多人參加了會議。巖心光譜掃描儀與產業化項目由南京地調中心牽頭,項目周期202年0月至207年9月止。項目總經費4280萬元,其中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
點擊詳情2014
3.19我國科學家攻克PET數字化難題全數字PET成像關鍵技術4月5日在武漢通過了中國工程院士俞夢孫帶領的專家組鑒定,認為達到了水平。我國科學家在PET數字化領域的這一技術突破,意味著可更早更靈敏地發現腫瘤、診斷癌癥,為人類造福。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儀(英文縮寫PET)是繼超聲、CT和核磁共振之后當今醫學影像技術。但因超高速閃爍脈沖信號難以數字化的技術瓶頸,PET難以實現全數字化,至今只有模擬和模擬數字混合型機器。針對這一世界性難題,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生物醫學光子學研究部研究員、...
點擊詳情2014
3.18中科院智能所等發展出痕量二氧化氮高選擇性可視化檢測新方法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合作項目“大氣污染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高選擇性可視化檢測方法研究”和中科院“百人計劃”的支持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王素華、新加坡國立大學黃德建和北卡羅來納大學LeafHuang科研團隊協同合作,在大氣污染物分析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展了大氣中痕量二氧化氮(NO2)的高選擇性可視化檢測新方法,檢測限達ppm,符合美國安全環境與健康管理體系(HSE)的標準。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氣...
點擊詳情2014
3.17烴源巖中成烴生物評價技術日前,由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承擔的“烴源巖中成烴生物評價技術與應用”項目通過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目研究成果整體達到水平。該項目技術謝小敏介紹,在研究過程中,項目組科研人員在廣泛開展國內外相關調研的基礎上,從儀器設備研制到*試驗條件的優選,從地質樣品的采集、篩選,到分析和應用,取得了多項具有創新性的成果。他們建立超顯微組分形態分析技術,實現了超微、高演化有機質的有效鑒定;建立激光拉曼光譜成烴生物結構分析技術,為評價生烴潛力...
點擊詳情2014
3.14《Cell》發表創新性蛋白質研究技術就像一臺小型的、運轉良好的機器,酶是由多個相互連鎖的分子元件構成的一類蛋白質,在每個細胞中執行著各種各樣的任務。然而,這些元件是如何協同作用來完成任務的?這一問題困擾著科學家們。現在,一個研究人員小組發現了一種繪制酶潛在分子機器圖譜的新方法,根據它揭示的模式,研究人員能夠預測一種酶的行為方式,以及當這一過程遭受破壞時會發生的事件。在8月8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由Gladstone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員NevanKroga...
點擊詳情2014
3.13我國出基于物聯網技術智能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在科技部、湖南省的支持下,我國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攻關,自主研制成功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為實現可溯源的水質監測提供了自主技術支撐。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我國總體水質狀況不容樂觀,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46%,加上水污染事故頻發,亟須在全國范圍內構建的智能化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目前,我國水環境監測主要以實驗室監測為主,分析方法全面、檢測參數全面、數據準確度高,但響應時間長、檢測頻次低、自動化程度低、人力消耗量大,難以對水質進行整...
點擊詳情2014
3.12日本智能假發可導航量體溫測血壓《廣州日報》報道,這款假發內各部位設有多個感應和振動裝置。其中,感應裝置能夠測量體溫和血壓,幫助監測佩戴者健康狀況;振動裝置能夠借助定位系統,為佩戴者導航。索尼還打算實現“智能假發”與智能手機相連,用于和收發電子郵件。索尼已經制成“智能假發”原型,但沒有投入實際應用。這家日本電子設備商已經在美國和歐洲為“智能假發”申請,打算進一步,但還沒有決定是否實現這種電子設備的商業化。按照索尼官員的說法,“智能假發”的優勢之一在于,電子裝置“隱身”于發絲下,...
點擊詳情2014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