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夏天就過去了,天氣日漸秋高氣爽,開學季到來了!也許你對這個夏天沒有一場遠行而不甘,也許你此刻希望暑期余額再多一點...開學已經來了,福利還會遠嗎?活動內容:全場PI3Kelisa酶聯免疫試劑盒6.5折優惠!還有小禮物,多買多送!活動細則:.本次活動與其他優惠活動同時享受...
點擊詳情2021
8.30中國科大研究發現一種特殊短肽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溫龍平教授研究組發現一種短肽,能夠調控稀土納米材料所導致的細胞自噬行為,從而大大降低納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應。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材料》上。細胞自噬是細胞利用溶酶體降解受損的細胞器、大分子物質和長壽命蛋白質以維護細胞自穩態的關鍵細胞生物學過程,與多種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息息相關。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吸入和以診療為目的進入體內的許多納米顆粒,可引發細胞自噬并促進細胞死...
點擊詳情2014
3.25美激光等離子加速器輸出高質量高能電子束激光等離子加速器(LAPs)因其加速空腔的長度可用厘米而不是公里(千米)來計量而被稱為“桌面加速器”。近年來,由于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新型實用的激光等離子加速器。與當今傳統的加速器相比,激光等離子加速器不僅造價十分低廉,而且對土地和環境的影響要小得多。“體形”差異甚大激光等離子加速器的研究已有多年,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2004年,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激光和光學加速器系統綜合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向人們展示了具有窄發散能...
點擊詳情2014
3.24科學家實現近室溫條件下單分子存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一個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印度科學教育研究院等單位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對以往的“分子存儲”實驗技術進行了改良,使其能在攝氏零度左右運行,并使工藝大大簡化。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雜志上。上世紀80年代時,硬盤每平方英寸只能存半兆字節,現在已接近百萬兆。如果能實現單分子存儲,有望使存儲密度再提高000倍。但以往的技術要求物理系統在接近零度下工作,而且存儲設備是一種“三明治”式夾層結構,由兩層鐵磁電極夾一層存儲分子構成,工藝復雜...
點擊詳情2014
3.19中科院微電子所采用ALD技術顯著提升發光器件效率日前,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將先進的原子層沉積技術應用于高光效半導體發光器件的研究取得顯著進展。上世紀80年代,原子層沉積(AtomicLayerDeposition,ALD)zui初由芬蘭科學家提出并應用于平板顯示器件中Al2O3絕緣膜的沉積。2007年英特爾公司將原子層沉積技術引入45納米節點及以后的集成電路工藝,由于其沉積參數的高度可控性(厚度,成份和結構),優異的沉積均勻性和一致性使得其在微電子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中國...
點擊詳情2014
3.18X線直接造影術篩查乳腺癌效果佳乳房X線造影是乳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的*手段。加拿大研究人員4日報告說,目前使用的兩種數字化乳房X線造影術中,直接數字化造影(DR)的篩檢效果要好于計算機X線造影(CR)。兩種造影術的區別在于,直接造影術類似數碼相機,放射科醫生可以通過計算機即時分析圖像;而計算機造影術是將乳房圖像信息記錄在造影板上,經讀取裝置讀取,由計算機處理形成圖像。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癥護理安大略”項目研究人員在4日出版的美國《放射學》雜志上報告說,安大略省的乳房癌篩檢除了兩種...
點擊詳情2014
3.17仿生眼科技再創輝煌:裝備智能軟件支持高清彩色視圖重見光明(SecondSight)公司是讓仿生眼獲得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局認證的*人,目前公司正試圖為“百眼巨人”二代仿生眼上載軟件,為使用者提供更分辨率更高的視圖。上載的軟件甚至還為使用者提供了顏色識別功能(設備的原始視圖僅提供黑白兩色視圖)。“百眼巨人”第二代仿生眼本身算是一個視網膜假體。基本上來說,患者要經歷長達4個小時的手術向視網膜中心植入60個電極。這些電極與一個天線連接,而天線又通過無線網絡與裝有數碼鏡頭和數位訊號處理...
點擊詳情2014
3.13*座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在渝落成*座由海量科學數據驅動運行的互動式數字天象廳0月2日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新路小學正式交付使用。這是*座WWT互動式數字天象廳。國家天文臺博士崔辰州介紹,萬維天文望遠鏡(簡稱WWT)是一套架構在虛擬天文臺理念和技術基礎上,由海量數據驅動的互動式數字天象廳系統。借助先進的信息和網絡技術,萬維天文望遠鏡把世界上的天文觀測數據融合成一個無縫的數字宇宙,并通過極富創新性的數據可視化方式呈現給使用者。借助WWT,天文教師可以將世界上的教育資源置于指尖。據悉,石新...
點擊詳情2014
3.12印度火星探測器成功脫離地球軌道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官員2月日說,印度火星探測器日凌晨0時49分離開地球軌道,經過23分鐘飛行,成功脫離地球引力開始300天的外太空飛行,預計將在明年9月抵達火星。該機構官員說,火星探測器脫離地球軌道的飛行一切按照計劃正常進行。從現在起,探測器將依賴太陽引力和宇宙法則飛行。印度月5日發射了*個火星探測器。在過去幾個星期內,大約250名印度科學家對探測器圍繞地球飛行情況進行了密切跟蹤。有關專家認為,這次太空飛行是否成功,要等到明年9月24日看探測器是否...
點擊詳情2014
3.11